本网10月24日黄山讯 (记者 周淮民) 10月24日,由安徽省发改委、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坐着高铁看安徽”媒体记者采风团来到西武岭隧道,中铁八局昌景黄二标副指挥长李忠生向记者讲述了昌景黄高铁全线重点控制工程~西武岭隧道在建设中那些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西武岭隧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与祁门县交界处,全长12628.80米,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时速350公里每小时,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也是安徽省目前在建项目最长隧道。自西武岭隧道陶家岭斜井、竹林下斜井及石山横洞同时进洞施工以来,建设者在经历944天的日夜奋战,昌景黄铁路最长隧道西武岭隧道全线贯通,为昌景黄高铁的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武岭隧道为一级高风险隧道,不良地质特别多,最大埋深515m,最小埋深5m,为典型的皖南中低山丘陵区,山体陡峻,地形起伏大,自然坡度10°~70°间。共穿越8条断层破碎带、13处节理密集发育带、12段岩性接触带、21段强富水区、3处向斜核部、4处背斜核部及个别岩溶区域,特殊的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重重困难。”在西武岭隧道,中铁八局昌景黄二标副指挥长李忠生说道。
面临各级围岩反复交替变化、断层破碎带、岩性接触带、强富水等复杂地质的影响,中铁八局不畏艰难、迎难而上,采用了“长隧短打”的作业方式,共设5座辅助坑道,总长为2596米,11个作业面施工,并全面推广隧道机械化。中铁八局昌景黄二标副指挥长李忠生介绍:在工期最紧张的陶家岭斜井、新庄横洞工作面采用四台三臂凿岩车、锚杆施工台车、拱架安装台车等多种大型隧道施工专业设备同时作业。
西武岭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施工难度非常巨大。在施工中不断出现的涌水、岩溶、掉块等险情,考验着建设者们的勇气与智慧。“结合各类地质情况,我们采用相适应的开挖工法,围绕“先探测、长进尺、弱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以“工匠精神”克服了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难题。”中铁八局昌景黄二标副指挥长李忠生说道。
西武岭隧道涉及的线路穿越漳水河饮用水源区、西递村5A级风景区,如何做好环保成为建设者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围绕‘开工先治污,保护好母亲河’的目标,主动承担起了河道两旁长达1公里的清污除渣义务。河岸两侧修筑挡墙,在挡墙上方边坡种植植被,将曾经的垃圾场改造为‘湿地公园’。”漳水河是黟县的母亲河。昌景黄漳水河大桥和西武岭隧道进洞处临近漳水河,中铁八局在施工前,对石山横洞洞口处的漳水河道进行集中治理,清理河道及河岸。同时,加强施工废水处理,做到“零排放、零污染、零事故”,把各项新标准、新技术和新工艺融入项目环水保工作的建设实施中,将昌景黄高铁建成一条生态线、绿色线、和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