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
为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探讨“双减”背景下有效的教学方式,着力打造优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12月13日,大祥一中十余名教师在学校5个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赴新宁五中展送教下乡和教学研讨活动,以课相约,共话“双减”。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助力‘双减’,以研促教,同心同研,共谋发展”。大祥一中5个名师工作室承担了此次活动的授课任务,共8位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课程。大祥一中、新宁五中的部分领导、教师参与了听课及研讨。
课例展示 精彩呈现
科技创新——《神奇的科幻画》
执教:肖浩老师
肖浩老师执教的《神奇的科幻画》由《西游记》图片引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欣赏科幻画图片,进一步建立正确的科幻画概念,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活、艺术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欣赏科幻画中启发思考,并指导学生完成科幻画的创作。整堂课流程流畅,让学生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科技创新——《发明就在我们身边》
执教:徐漾漾老师
徐漾漾老师执教的《发明就在我们身边》从世界上有哪两大类资源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观看发明实例,让学生感知发明与自己很近,从观看作品中获得创新灵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设计的两个实践活动,把课程推向高潮,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乐在其中。
语文——《苏州园林》
执教:王娟老师
王娟老师执教的是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王老师的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她的语言优美,极具亲和力,加上亲切的教态,很快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这节课设计巧妙,立足文本,充分利用了视频、图片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课上王老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游览了苏州园林,切实了落实了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发挥联想和想象》
执教:曾曼荻老师
曾蔓荻老师执教的是七年级上册的一堂写作指导课《发挥联想和想象》。她利用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写出灵动飞扬的文字。整堂课学生们兴趣盎然、妙语连珠,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趣""活""实"的特点。
数学——《余角和补角》
执教:周丹老师
周丹老师基本功扎实,语言清晰亲切,板书工整规范,设计合理,有层次感,特别是引入新颖直观,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执教:刘红梅老师
刘红梅老师带来的是七年级《How much are these socks?》单元中的阅读课,整堂课中,新知识的引出新颖而自然,且具有生活化。教学活动丰富多彩,训练方式多样,并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以读促说促写,让学生在听、说、读各方面得到锻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英语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执教:石益玮老师
石益玮老师带来八年级《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一课,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围绕如何向别人发出邀请,如何接受及回绝邀请和说明理由的日常交际用语展开教学。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突破难点。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情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感受知识,体验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教学思想,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地理——《多变的天气》
执教:戴媛媛老师
戴媛媛老师的送教下乡课整体轻松自然。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设计的学生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热情,特别是天气和天气符号的游戏,让教学达到了小高潮。学生模仿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天气让学生兴趣倍增。
教学研讨 迸溅火花
教以潜行,研以致远。课后执教老师进行了反思性说课,分别从教学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两校与会的领导、教师也进行了互动交流,大家就“双减”背景之下,如何提升课堂效率交换了意见。经过研讨,大家逐渐形成共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把时间交给学生、变传授为引导、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提质增效。
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的主阵地,减轻学生负担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信在不断的“教”与“研”中,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更高质!
Chapter.3
同心同研 共谋发展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此次教研活动,促进了大祥一中、新宁五中两校之间的联系,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在教师实现减负增效的道路上,有了更清晰的方向。相信在不断地“教”与“研”中,我们的教学课堂一定会更高质!
新时代,新作为;新课堂,新期待。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在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新时代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有力抓手,也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阵地。让教育回归教育,回归学生智慧的生长与精神的成长,让孩子们遇见美好,欣赏美好,享受美好,创造美好,能为未来贡献美好。创建良好教育生态,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不惧风雨,携手同行!(图文:邓小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