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新闻网安徽消息(记者周淮民 纪良发)著名武史考证家,拳谱收藏家,红学家,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学者崔虎刚,四十春秋披荆斩棘,艰苦求索,他一直把拳谱看作承载重要历史信息的传统文化载体,这些珍贵文献历代不被官方重视,但却是散落于民间的武林大历史的小碎片!
四十年。崔虎刚不仅抢救了大量无比珍贵的拳谱,而且根据这些历史文献证据,加上深入研究,改写了中国武术的历史,包括太祖拳,心意形意拳,站桩功,太极拳,内家拳,字门拳,少林拳,螳螂拳等等。
崔虎刚认为,国家不缺有财富的人,也不缺有才干的人,但缺少收集整理这些碎片的人。于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开始着手整理古传民间拳谱,至今不曾放弃。期间收获不小,付出也巨大。
这些收获,包括对民国、明清乃至更早时期武林各大门派种种未解之谜的突破,也包括对心意形意、太极、螳螂、少林、通背、八卦、翻子拳、字门拳以及其他珍稀失传门派的文献的重大发现以及分类归纳整理,包括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十几本抄本拳谱,也包括结识了各路民间高人同好等。
至于付出,不仅包括大好青春时光,少有自我享受,而且未能很好地顾及父母、师长、家人等,期待已久的女神另嫁他人。
几十年挖掘抢救,点滴历历在目。
与其他领域先动为师,后动为弟子的学术不同,武学文献挖掘整理的最大的障碍是武林的保守文化。
1980年初,如果不是恩师提起书名、内容写得多好,介绍上册被人借走不还而失的旧事,崔虎刚不会知晓民国时期董秀升(董俊)先生的《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精义》。
无独有偶,北京关永年先生也曾对崔虎刚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关先生前去拜访胡耀贞先生,胡先生也是在很远处晃动手中的一本得自书摊的《守洞尘技》,并不让他接近。
后来崔虎刚在山西、北京等各处图书馆查询董秀升著作未果。首都图书馆中有1925年董俊(董秀升)《南少林五行柔术》,但只存书目而无原书,除此别无下落。
1994年崔虎刚参加深州形意拳大会期间,请张保杨先生帮忙查询此书。在饭桌上,张老就问有无人听说过董秀升《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精义》这个书。这时只听一位操京腔的老先生淡淡地问道:这个书有什么好?张老答道,这是民国时期山西形意拳唯一的出版物。
回京后很久,忽然接到张老电话,说可能找到这个书了,过几天前去查看。又过了一段时间,张老师说准备了礼物,前去拜访这位老友,最后果真如愿以偿见到此书,上下两册俱全。于是张老赶紧带到崔虎刚工作之处,崔虎刚复制了下来。
以后崔虎刚也去拜访过这位老师,其正是深州形意拳大会期间,饭桌上说话的钱文章老师。后来听钱老师及钱夫人讲述,文革期间形势所迫,在派出所动员下,他们把全部武术书一起交给了派出所,当时钱夫人把董秀升的书扔到了顶棚中,这才得以保存。
遗憾的是,张老从崔宝贵先生处所借辛建侯前辈整理的尚云祥著作,因崔老先生一再嘱咐只许看,不得复印,故而张老只让笔者翻看并抄录部分。今此谱已不知下落如何,希望没有失传。
曾有山东孙老师,求教崔虎刚有关李镜斋(李静斋)拳谱及其传人侯星五后人传人等信息,因崔虎刚曾专门考察过这个问题。待崔虎刚一一告知后,问及孙老师《六合拳序》谱,孙老师说他有。当崔虎刚问是否可以一看时被立刻回绝:北京老人都有,找他们吧。
总之,网络发达之前的近二十年,古传拳谱搜集整理,基本上全仰赖人脉的建立,感情的培养以及在古玩旧市的淘宝,而根本没有捷径!保守之风,至今如此。
即便是网络发达的今天,崔虎刚为寻回一部拍卖公司三次流拍后最终被拍走的拳谱,十几年无一日不查,只怕稍懈即逝。
自助才有人助,人助方得天助!锲而不舍,兀兀穷年,只为整理研究古拳谱的初心不变!
崔虎刚在传统文化抢救保护方面,历尽艰辛,功不可没!
作者简介:纪良发,皖江文化、抗战史、红学研究专家、学者。《皖江晚报》驻池记者站站长。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传统武学、中华武藏编(筹)委、池州市中医药发展研究会研究员、沧州市纪晓岚研究会理事、池州市边防检查站大练兵教官。池州市武术协会常委、副秘书长。池州市太极拳协会常委、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