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山花烂漫。走进宣汉县月亮坪,只见一座座新建的月麓别院耸立在森林云海里,室内散发出一阵阵木质清香,透过玻璃窗眺望,仿佛置身一片原始森林,离开城市的喧嚣,感受醉氧的呼吸。
据宣汉县月亮坪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正鸿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23.37 平方公里,突出情调、养生、活力、乐趣“四大”特色,规划打造大巴山动植物王国、自然教育科普中心等特色产品,构建研学游一体的综合森林乐园。目前,月麓别院、建设步道等首开区项目基本建成,树冠云廊、巴山之月、月麓酒店等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力争今年7月开门迎客。
近年来,宣汉县坚定不移实施“文旅靓县”战略,锚定强龙头、提品质、抓突破“三大任务”,奋力打造“双区引领、全域带动”的文旅胜地,蹬上文旅事业发展“风火轮” ,驶入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为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奠定坚实的文旅基础。
强龙头
挑起文旅发展“大梁”
“宣汉县把月亮坪、巴山大峡谷景区做大做强,聚力打造大巴山森林康养度假、生态观光休闲区域‘龙头’,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宣汉县文体旅局局长吴熠说,宣汉县已成功打造了国家4A级巴山大峡谷景区,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这两大“龙头”必将挑起宣汉文旅发展“大梁”。
近年来,宣汉县不断做大做强龙头景区、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完善基础设施等,全面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到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桃溪人家”,只见一名身着锦衣华服的江湖侠客,一跃飞天、云中翻舞,犹如仙女下凡……自2018年8月开门迎客以来,该景区开发旅游项目越来越多,有惊险刺激的悬崖栈道、罗盘顶滑雪场、巴部落亲子乐园、桑树坪露营地、狩猎场等,还引入“桃溪飞仙”,培育出多种旅游新业态,从当初每年旅游的数万人次增长到如今的数十万人次。
今年1至3月,宣汉县预计接待44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13亿元。
提品质
擦亮文旅金字“招牌”
在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有一个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规制等级最高的巴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保护面积约103万平方米,经过8次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陶器等各类器物3000余件。
“过去,我们把部分文物临时存放在一旁的进化小学,保护力度较弱……”宣汉县文体旅局副局长熊欧说,为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宣汉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毅然决定投资修建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提升文物保护质量,擦亮文旅金字“招牌”。
宣汉县做实“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大品牌,构建“文旅靓县”品牌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休闲旅游,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康养地品牌创建,加快完成君塘花仙谷、启动实施普光罗家坝创3A,力争到 2025年建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A级旅游景区6个、AAA级旅游景区15个,形成“一区多点”的全域文化旅游新格局。
抓突破
提升文旅融合“深度”
“如今的宣汉,不仅游玩的景点多,还有这一屋的书海,既惊艳了眼球,又丰富了头脑……”宣汉市民李智明指着琳琅满目的书籍,高兴地说。自2月来鹿书院开馆以来,已吸引约2万人次来看书。
“来鹿书院是宣汉抓突破、提升文旅融合深度的一个生动实践。”宣汉县文体旅局机关党委书记蒋召涛说,宣汉将民族团结进步元素融入图书馆,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突破文旅多元素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宣汉县紧扣文旅事业发展堵点难点问题,积极构建特色文旅供给协同推进机制,建立文旅+特色住宿、特色餐饮、特色商品“三大刚需”部门协同推进政策措施。高位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抓好固投、规上企业培育、项目谋划和债券包装、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设计开发一批文旅产品,更新平面宣传系列载体。谋划组建县旅游协会,合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宣汉已形成东龙头、西休闲、南康养、北体验、中观光的“一区四圈”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景点多样、文化多元,真正做到景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景致,吸引更多人学在宣汉、医在宣汉、玩在宣汉、干在宣汉、居在宣汉,享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文/张平 漆楚良 彭小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