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一谓"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一谓"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王屋山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辕氏黄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坛"。
王屋山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因而家喻户晓。同时,王屋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于2006年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珍稀动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发表愚公移山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纪念73周年。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由济源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河南小有洞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达5000万,占地110亩,重点打造的一个集党性培训、研学旅行、商务会议、拓展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平台,已经具备接待功能。该集团打造的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以“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愚公精神”为宗旨,以《愚公移山故事》为依托,历经数十位专家十几个月的精心打磨,以求最大限度的还原一个愚公时代山民们的生活场景,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深入的体会愚公移山精神的实质,领略到愚公移山精神伟大的当代意义和崇高的核心价值。今天就让记者带你探秘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来感受愚公移山巨大精神动力。
在接待大厅的前面矗立大石是太行山和王屋山交汇点介绍,沿石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是具有遒劲刚健,纵逸奔放,大气磅礴气势毛主席书写的“愚公移山”四个大字。转过一道弯,就是传说中当年的愚公在王屋山中生活的地方。步入了愚公村遗址公园内,在左手边的石壁上,可以看到,是用16公分厚的铁板激光雕刻出的列子的《愚公移山》全文,采用的同样是春秋时期惯用的篆体。远远望去从山底部伸出一个大手臂,这条充满肌肉力量的臂膀,从下部环抱山体,五指紧紧扣住,仿佛是天神下凡,要将整座山肩负其身。
拐过一道石桥映入眼前是座茅草屋,据导游介绍它是仿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制式,夯土墙,茅草顶,整个房屋是八米乘八米的大小,所有又称作八方院。
进入屋内正在上演的《愚公移山》皮影戏,它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它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昌黎皮影戏传承人张向东先生亲自打造的,在这里你看到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还可以领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愚公移山的故事之所以家喻户晓,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得益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45年党的七大闭幕会上,作了同名主题的讲话,新中国成立后,又作为“老三篇”之一在社会上普及,乃至进入学生语文教材。毛主席提出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是愚公精神的核心内容,也为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注入了以奋斗为主题词的精神新元素。进入放映室随着胶片的转动,时光倒流,把我们带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你的思绪还在革命燃烧的时代中想象,转眼已经迈入了新时代,人与自然更强调和谐共存,开隧通路、架桥引渠等更多充满想象力和震撼力的工程,尽可能小的影响自然环境,逐步实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梦想。这里的大型隧道挖掘机等比例模型,也是对当下愚公移山精神的重新诠释,通路不移山,追求生态共融,通过科技技术手段,达成互联互通的目的。
济源的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只是王屋山景区一隅,景区内景点密布,如有道教的“天下第一洞天”,有轩辕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登天坛山,设坛祭天,天坛山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圣地、千年银杏、亚洲最大索道站、万年不老泉、大型道德经石刻广场,以及五祖庙、王母洞、还有王屋山最美的九曲十八盘公路等美景枚不胜数。
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济源市调研时强调: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要深入挖掘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感染力,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丁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