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专题栏目(1)
投稿

校本教研提质增效:聚焦学生课堂参与,共探教学优化路径

2025-03-06 22:31:34 来源:本网讯 作者: 责任编辑:易志远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本网讯(通讯员:郑苏芊)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紧跟教育政策强调的因材施教、不断创新的步伐,提升教学质量,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邵东市城区六中在邵东市进修学校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提质增效”的校本教研新样态。3月5日,城区六中物化生教研组以“聚焦学生的课堂参与,强化教师课堂实践能力”为教研主题,以物理实验课堂为载体,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破解教育现实痛点,构建学校发展生态,应对时代变革挑战。

一、结构化实施:闭环推进,层层深化

1. 课例实践

课堂上,授课教师展现出扎实功底,采用跨学科教学,融合数学课堂的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平行四边形的证明。作为年轻教师,还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完美融合,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思辨,学生发言积极,课堂参与度极高。

同学们分组实验,探索新知,乐在其中。

2. 复盘迭代

议课环节,教研组围绕“学生课堂参与”这一主题,从四个维度展开研讨:

(1)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深层原因及提升策略:

深层原因:

教学设计问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模式占比过高;

学情适配不足:未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兴趣差异和注意力规律;

评价机制缺失:参与度未被纳入有效反馈系统;

技术应用滞后:数字化工具与互动形式单一。

提升策略:

教学模式的创新,如情景化教学、游戏化教学、AI课堂等。通过学情分析后,进行差异化教学。课堂评价的不断改革等。

(2)学生回答质量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的质量是衡量课堂互动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重要指标。提升回答质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还能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关键反馈。如回答碎片化,可进行系统性的思维训练;表达能力薄弱,可多发言机会等。

(3)注意力维持策略:

维持注意力不仅是课堂管理的技巧,更是教育设计的艺术。当教师从“控制者”转变为“注意力设计师”,结合神经科学、行为管理和技术赋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积极分析个性差异,充分运用教学设施等,就能构建真正高效的“学习共同体”。

(4)教师评价有效性:

即时评价以鼓励性语言为主,是教育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枢纽,兼具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三重属性。其本质是帮助教师识别专业成长盲区,优化教学行为,最终实现学生发展、教师提升、教育质量跃升的良性循环。建议通过追问深化思考。教研组提议可增加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

二、专家视点:结构化为教研注入专业基因

教师进修学校彭彧校长全程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认为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彭校长向教师团队详细介绍了五级研修体系,深入阐释了湖南校本研修的三层六步模式。过程中,着重提出应聚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强调以课堂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为起点,凝练为研究主题;再将主题进一步深化为课题,开展系统研究;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内容,最终将课程应用于课堂教学,形成“课堂问题—主题—课题—课程—课堂”的闭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陈艳云老师说我发现了什么?黄展鹏老师说我学到了什么?贺益群老师说我思考了什么?

组员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评课,组长李亚连老师细致全面的总结了本次课堂的研讨过程。

研讨活动临近尾声时,教科室主任周玲玲,向进修学校专家分享了城区六中“一核二链三结合”校本研修模式。从“火车头思维”进阶至“动车思维”,借互助导师制激发教师内驱力;由“培训班”拓展为“学习共同体” ,通过班主任轮岗等打造互动学习环境;从关注“经师”转向培养“人师”,借“新八德”教育促师生成长。此外,创新专业合作机制,通过团队、接力、观摩教学等形式,推动教师间深度协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三、成效与展望:从“活动”到“常态”的跨越

本次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形成了共识:校本教研不是“花架子”,而是扎根泥土的教育智慧。它让老师们意识到从“教书匠”成长为“设计师”,让学生从“被动听者”变为“主动探索者”。

当学校成为教研创新的“实验室”,城区六中教育的春天,或许就藏在下一次课堂的对话中。

后续,学校将持续以主题化、序列化的校本教研为抓手,推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让提质增效扎根于每一节常态课。

 

 

 

 

 

文章来源:本网讯 责任编辑:易志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华卫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新华卫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10-59447868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人员公布 | 联系我们
本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