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作者晏彦明)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道路。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上天揽月”的“嫦娥五号”,“下海深潜”的“奋斗者”号,“极地探险”的“雪龙2”号,“从0到1”的人工淀粉合成……科技创新成就不胜枚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发展势头的打压,让我们更加坚定科技自主创新的决心和意志,打好科技创新“突围战”。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要全局谋划、多措并举,从基础理论、科技体制、人才资源等方面入手,持续激发国内科技发展创新内生活力,牢牢将“核心科技”攥在手中,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基础,加强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夯实科技攻关基础。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着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而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不仅要对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农作物种子等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领域加紧研究,还要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往前开拓,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强制度,推进制度改革的落地生效,畅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一方面要在项目评价上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强人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秉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的方针政策,更加重视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