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新闻网 记者 周淮民
来到池州,朋友便游说我去贵池,找汪根旺做向导去梅村镇长生洞看看。汪根旺,记者虽然见过一面,但那是几年前的事了。近年来,记者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关于汪根旺的故事,也有朋友提及,说他是一个“奇人”。曾在石台县仁里镇立新村的杉山造林护林,后搬至贵池区梅村镇黄田村生活,在发现了大龙山、龙须河、长生洞以及石门冲峡谷的户外探险游后,他又成为了一名户外旅游向导。
10月20日上午,记者如朋友之愿来到贵池梅村镇,再次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旅游向导。很多人都说汪根旺是“怪人”“奇人”,但记者却没有看到他的“奇、怪”之处。白色的上衣、灰色裤子,汪根旺同其他农民一样,就是一个普通人,除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略大一点,比几年前老了许多,并没有什么特殊。
本网记者(左)采访汪根旺(右)
同汪根旺接触,开始他有些腼腆,当记者聊起旅游话题后,他顿时有了180度的转变。“梅村镇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具有优越的区域小气候条件,森林覆盖率达68%,幽寂的田野,叠翠的山峦,清澈的溪水,淳朴的民风,是人们寻古探幽,观光揽胜的好处所”。对这里的风景,汪根旺兴致勃勃的娓娓道来:“这里群山环抱,山青水秀。峡谷清溪,溶洞幽深,风景奇特。特别是长生洞,坐落在青山绿水的梅村镇黄田村,洞口上方奇石倒立,大小各异,十分壮观……”。
听着汪根旺滔滔不绝的介绍,记者前往一探之心油然而生。路上,记者好奇的问道:“为什么别人说你是‘奇人’、‘怪人’呢”?汪根旺憨厚的笑着说:“或许是我没有随波逐流吧,现在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了,而我却选择留在深山,造林护林保护生态环境。在发现长生洞后,我自费印制了一批宣传资料,拿到合肥、南京等地发放,吸引了很多“驴友”前来游玩,又成为了户外旅游向导”。山路崎岖,记者身上已出汗,而汪根旺却似如走平地一般。“我一直致力这里的旅游开发,也成立一家公司,因为无资金,公司里就我一个‘光杆司令’,很多人对长生洞的开发仍是持观望态度”。记者看到,他的脸上带着无奈。
汪根旺年逾五十,仍是孤身一人。他没有随波逐流,抛离大山远赴城市打工,在村民看来,汪根旺就是“另类”,是“怪人”。扎根深山数十年,致力环境保护,在旅游开发上,虽无资金投入却坚持不放弃,让更多“驴友”见识到了这里的青山绿水、奇特风景,他当为“奇人”。
一路山路,记者随汪根旺来到长生洞。长生洞的由来无从考究,以《老子.第七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而得名。长生洞洞口青雾缭绕,似人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宽12米,高10米的洞口悬挂着落差五米的瀑布。洞口上方奇石倒立,大小各异,十分壮观。洞中有一条三四百米长竹木栈道和简单照明,这是汪根旺自己动手搭建的一条简易栈道。据汪根旺介绍:这条长竹木栈道自2015年夏天开始着手“施工”,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基本“竣工”。搭建期间自己的基本生活是做点小粑卖钱来维持,在困难时连饭都不能吃饱过。
走在摇摇晃晃的竹木栈道上,在强光头灯的照射下,洞内风景一览无余。绵绵不断的山泉水,常年清澈明亮,十二道龙池瀑布,自然形成,每池相隔十余米,在池两旁石壁上有十余尊佛像,个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
三四百米长竹木栈道记者走了十几分钟,栈道的尽头是一个水潭,由于空间缘故,栈道无法向前铺设。原路返回时,汪根旺告诉记者:长生洞有两处出口,洞中有洞,与仰天堂寺仅二公里,整个洞穿越一座岩石山。与长生洞口相联右侧有一口旱洞,长宽约十余米,洞的上方有钟乳石、乳柱,错落有致,两洞交界处有一古庙遗址,三间二进,大小金身佛像12尊,直至如今,香火仍十分旺盛。
长生洞之行,不仅让记者对汪根旺心生敬佩,更让记者为这里的自然生态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而惋惜。贵池梅村镇山清水秀,虽不是经济发达乡镇,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能够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探险科考、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影视基地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这不仅能够提高池州知名度,更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扶持农民脱贫致富。
汪根旺用数十年的时间保护这里的环境,守护着美丽风景。他自费举债开发户外旅游探险,虽然得到了很多“驴友”的赞赏,却无法引入社会资金更好的开发利用。看着远处的青山绿水,汪根旺信心十足的告诉记者:“我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着大山,守护着这片风景,总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为看到这里的景观为自豪”。
山虽深,却藏不住风景。贵池梅村镇秀丽、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不会一直埋藏。记者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社会有识之士的帮组下,汪根旺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作者:记者 周淮民】(责任编辑:吕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