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关注民生
投稿

高考“专职司机”火车站乡红旗社区干部颜绥绥的10年送考路

2024-06-08 12:40:49 来源:本网讯 作者: 责任编辑:张成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一座城、一群人、一件事。我市“爱心送考”大型公益活动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20年,有无数爱心司机参与,邵阳市双清区火车站乡红旗社区秘书颜绥绥亦是其中一员。

5月28日下午3时,是今年爱心送考车贴开始领取的时间。今年她不再是一个人来,在她的带动下,3位社区居民和她一同来到市二人民医院行政楼一楼大厅排队领取车贴,4个人领取及代领了8张车贴。

“不知不觉送考10年了,今年有了更多志愿者同行,心里暖暖的。”她第一时间将车贴小心翼翼地贴上挡风玻璃,并满意地笑了起来。

10年坚持 助力送考路

2015年是颜绥绥首次参加爱心送考,当时的心情她至今记忆犹新。“我早几年就看到路上的‘爱心送考’车,非常想加入,但一直不知道怎么报名,还打听了很久。”后来,她通过市义工联成功报名。“那时可以说是‘梦想成真’,我终于可以尽一份力了!”

第一次送考总归是紧张的,却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规划时间、路线;提前一天将车送去精洗,车的里里外外都干净不染;在车里备好矿泉水,给每个搭车考生都送一瓶;还特意选穿旗袍或颜色喜庆的衣服……她把能想到的都准备了一遍,“就跟送自家孩子考试一样的。”

2015年6月7日,初夏的早晨很是凉爽,6时多她便出门了。家住双清区火车站乡的2位考生的家长提前几天联系到她,预约了接送,分别送往市二中、市六中考点。

出发得早,所以没有太堵车。越靠近考点,路上“爱心送考”的车子越多,“这么多人在做着同一件温暖的事,太令人热血澎湃了。”当时,她激动落泪。她坦言,后面每年的送考仍旧会为这般众志成城的场面所感动不已,这也成为她坚持的动力。

“我们到啦,放平心态,全力以赴,加油!”车子在考点前停稳,告别时,她都会送上由衷的祝福。

2016年,儿子肖舸航参加高考。“这回真送自家孩子高考了哈哈哈。”最后一场考完接到他,“妈,放心,发挥得挺好!”让她2天来的紧张在此刻得以纾解。最终他被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录取。

一心为民 织就公益情

2008年,丈夫意外去世,她独自扛起家庭重担。她是妈妈,也当爸爸,将儿子拉扯长大;她是儿媳,也胜似亲生女儿,悉心照料年迈婆婆。工作上,因为够拼,她被群众亲切称为“颜老姆”,她所在的红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评第四届邵阳市“最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她曾获湖南省优秀志愿者、邵阳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先进个人等荣誉。

家庭里的“顶梁柱”,工作中的“拼命三娘”,除开这些,做公益成为她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她说:“助人亦是助己,帮助他人让我很快乐。”

2013年5月,她加入了市义工联。之后,寻访慰问抗战老兵、关爱孤寡老人、爱心助学、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总会闪现她的身影。

2015年3月,她组织成立了红旗社区志愿服务队,现有社区志愿者60多名,在服务社区居民需求、弘扬互助风尚、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

2015年8月,社区里3岁小居民陈某旭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她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筹备了一场公益募捐活动。当日现场筹集爱心款76090.72元,线上筹款50000多元,给绝望的家庭带去信心、送去温暖。

社区居民刘文旭、刘文杰兄弟均是在校学生,父亲身患癌症,只靠母亲摆摊难以维持生计。于是她求助媒体宣传,并帮助他们申请大病医疗救助、困难补助,办理低保。学校在得知情况后,为兄弟俩减免了所有学杂费用,并组织了募捐活动。

公益的路上她并不孤单,亲朋好友也都成为她的追随者。其中,儿子便是她的“头号粉丝”。2013年,随她一起加入市义工联后,他坚持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参与公益活动,关爱孤寡老人、与山区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在我市创文工作中争当志愿者。

爱心集结 共画同心圆

2023年,她依旧如期参加送考,独来独往,没有声张。高考结束后,社区居民群里弹出一条消息:“要怎么报名爱心送考啊?”这瞬间点醒了她:既然大家有意愿,不如就带动更多人一起参与进来。

“2024年爱心送考的报名链接一出来,我就转发到了我们的社区群里,反响不错。”她一一解答了群里的疑问,还热心地帮助不熟悉手机操作的居民报名。截至发稿,该社区有15名爱心司机成功报名。

50余岁的黄鹏飞是位开货车的老司机,看见有这样的机会,迫不及待想出份力,但急于不会操作报名,于是找到颜绥绥求助。她立马帮他熟练填好资料,报上了名。“这比我自己报名了还开心!”

5月27日,她在群里提醒大家次日可以领取车贴。居民曾刚联系到她,请求代领一张车贴。他解释:“我在外地,但请放心,高考前我会赶回来参加送考……”一股暖意隔着屏幕在传递,她被这份信念深深感动。

志同者聚,道合者盟。盟友的加入让她对今年的送考有了全新思考。她单打独斗时,接考生看缘分。而今,她意识到虽然私家车普及使得接送需求减少,但加强信息对接依然至关重要,以确保有需要的考生能够有车可用。

(记者 王萱)

 

文章来源:本网讯 责任编辑:张成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华卫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新华卫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10-59447868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人员公布 | 联系我们
本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