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专题栏目(1)
投稿

“双减”在行动:“追寻红色记忆,体验农耕文化” ——2021年大祥一中九年级绥宁研学之旅

2021-12-11 13:20:35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张成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如果说旅行是对“诗和远方”的向往,那么研学旅行就是孩子与世界的初见,勇气和探索是成长的必修课,而想象力就是打开未来的钥匙。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沐浴着温柔的冬日暖阳,大祥一中九年级师生来到具有特色民族风情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绥宁县开展研学活动。

欢乐启程

映着朝阳,我们奔跑的步伐比往常更欢快,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期待,因为,我们要去研学啦!

车上气氛欢愉,大家尽情展现自己不凡的歌喉,一路欢歌笑语!

开营仪式

踏上这片土地,我们跟随教官大声朗诵《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响彻全场!

开营仪式在大家的期盼中拉开了序幕。

毛力强校长进行研学致辞。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端正态度,把握机会,认真参与,用心体会,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无限的潜能,赢得难忘的收获,遇见最好的自己。

红色之旅

这是一条红军战士曾走过的路,这片红色热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看,鲜花满途,党旗飘飘。在邓小平征战指挥所,在绥宁党史陈列馆,我们学红色党史,回望波澜壮阔的岁月;我们听英雄故事,传承历久弥坚的红色精神。

古国探秘

群山环绕中的上堡古国曾是苗王古都,这里曾是明、清两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大本营。古朴的寨门,残留的石碑,还有依稀可辨的金銮殿、忠勇祠,这段尚可触摸的历史,带着我们的思绪飘飞到了几百年前……

精彩晚会

今晚,这个舞台属于我们,来吧,尽情地欢唱,尽情地舞蹈吧!

体验农耕文化 学习民间艺术

扛起锄头,走到田间地头,此时的新奇很快化作了滴滴汗水,我们感知了劳动的艰辛,这个课堂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也太有意义了!泥土的清香,劳动的快乐,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体验感!

打糍粑

“砰—砰—砰—”院子里,同学们抡起了木锤,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也配合得有板有眼。糯米散发出的香味真诱人!刚听说打得差不多了,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一个个狼吞虎咽地吃着自己亲手打的糍粑,心里也格外美啊!

竹编体验

几根竹条,在灵巧的匠人手里,瞬间幻化成一个个精美的竹篮、竹筐。原来,每一个竹制品的诞生,都是带着手作的温暖。

来吧,跟着师傅,我也编个花篮!不过,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这些柔顺的竹条咋个这么不听话啊!

剪纸

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上下翻飞间,伴随“咔嚓、咔嚓”的声音,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就完成了。惟妙惟肖的人物、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让人为之惊叹。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是被誉为“无字天书”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据说,每个刺绣的图案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今天,我也来当一回苗姑娘,在一针一线的游走中,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研学不是享受,是农耕文化的体验与实践,是“匠心”的亲近与传承,是不一样的人生的体验。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独特韵味。

班级合影

研学心得

她的名字叫黄桑

315班 申靓

路途婉转悠扬,爱意此消彼涨。

——题记

江山如此多娇!风月袭卷,记忆犹长。

如使人间无仙境,何处留有芬芳在?道却一席梦无痕,花开半夏,天各一方。适逢仙林,一生无悔当初。心盎然,寻得一方净土。

又是一年冬好处。寒风凛冽,一腔热血却难消。行旅匆忙,望得黄桑美去处。

车程遥远,依旧拦不住稚嫩情谊。欢歌艳舞,掀去一身伤痕,换来几尺糖霜。幸逢同窗好友作伴,交心挚师陪乐,盼得一车清闲。几许时辰,一厢情意往黄桑。

既至,钟鼓乐之。山水映入画卷,目之所即皆黄桑。一心神往,无案牍遍野花繁。熙熙攘攘人纷至。台上有声有色,我无心听,同地上每一株草,天上每一只鸟,描述每一个她。初见难遮望眼,也阻碍不了热忱的梦。

我来到她的城市,走过她来时的路。

正值盛午时分,炊烟四起。我茫然不已,咽下满桌佳肴,伴有她所散之芳香。甘甜回绕。四处风景,遥不及她。伙伴啼笑皆非,我以为是她。

重启程,峰回路转。古城抖落冷寞,迎来浮华。一砖一瓦建起烟火尘埃,一草一木抚平人间凡心。停于一处古宅前,踱步,终入。便知前人之劣势,废墟明立。导师平述,此地尝经干百人,沉溺战乱载英烈。陷沉思,惹得百感交集。后想之,便喻其高尚,才晓她已见过岁月流萤。

离庭间,羊肠古道过,黄发垂髫眉眼顺。寓情深几许?笑她年衰,可又叹那命运弄“人”。老叟卧病年迈,体乏力弱;孩童急争黄鹂,年幼无知。步履间藏满无奈,可她肩膀不再硬朗,拦不住他们离去方向。阳光浸落,农耕细作无人闲,但当光阴易幻。我仰首向她,才知风雪照佳人。

轰轰烈烈,素未谋面。我将勇敢与期望付诸于她,也在她这里看到了日新月异。教官组织起游戏,我趁此逃离人海,一心奔赴前路。我辨别口令的沉稳,蒙眼进攻的慌张,失去理智的尖叫,穿针引线的细柔……无一是她,却又无一不是她。

晚宴随至,长桌切切絮絮,民俗星星零零。饮酒豪迈,吃菜洒脱,我依她照办,还所她谈论她的千里故事。风花雪月,伴着浊酒齐入喉。我听闻,从年少起,她便一个人,坚守着,历代的星辰。

长席褪去,万家灯火通明,古楼璀璨,星辰空灵,我听着,她游目盛世。

表演繁多,我在此况不提及。只过,她侗族、苗族姑娘的倩影,怕无法忘怀。高脆的歌声,婀娜的舞姿,甜美的身形,我仿佛看见了她的模样,刻入骨髓。脚踝上绚丽的流苏摇曳着,荡漾了点点波纹,涟漪四起,一定是她。

我们散了,像当初来时一样,无悲喜,热情又懒散。

谅我两袖清风误佳人,安得一阵子,刻骨一辈子。于是她爱上漫天星辰,我学会销声匿迹。悄悄落在队伍尾端,我望着她,好像在看自己。我还是心存感激,然后挥手告别。

我一会看云,一会看她,云离我很近,她离我很远。

于是我心飞奔向她,许是研学结尾。我狂恋那朵云,于是魂牵梦绕;我留下那个她,便为刻骨铭心。她似所阅一卷诗,意味深长;她似所哼一首曲,宛转悠扬;她似所绘一幅画,此消彼长!她或渺小或伟大,她的名字叫黄桑。

历史告诉了我——绥宁寨市记游

320班 王淑敏

东野圭吾有言:“没有脚踏实地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一个人沉溺于飘渺虚无、纸上谈兵中,必定无法撷取成功的果实,所以怀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心态,我踏上了前往绥宁研学的道路。

寒冬的早晨,风呼呼直吹,却没有吹寒我这颗期待研学旅行的心,提上大包小包,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去往学校,登上客车,踏上旅程。

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此次研学的第一站:寨市。

看着这座陌生古镇,感受那一房一瓦的故事,一草一木的传奇,虽是寥寥几眼,却大致了解这座古镇的感情基调,是宁静,是和乐,是美好。

踏上青石铺就的长巷,抚过斑驳脱落的青墙,赏被微风撩起的细长柳枝,居民推着小车,卖着香喷喷的糕点,路边的老人三两聚起,唠着闲话家常,调皮的孩童折几根树枝,拨弄着平静的水面,与不飘散着古镇淡淡烟火,把恍惚的记忆落在时光里,古镇上的时间总是流逝的十分缓慢,好像时光老人找到了可以慢慢散步的驿站。

我很喜欢古镇,大抵是因为我的怀旧情怀,一个人慢慢踱步,看着古镇的小巷,临街的小店铺,编了号的门板,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还有一座相距不远的石桥,桥下偶尔有一条小船摇过,带着“咿呀,咿呀”的木浆声,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忘记自己只是一个过客,古镇的两岸客楼、民宅的倒影在水中轻柔地舞动着,白色和黛色将河水染成了一幅水墨画,让河水饱蘸古镇的墨味。我觉得,古镇,就像一位迟暮老人,不得已的坐在一群年轻人旁,守着传统,抿着嘴,让不适宜的灯光照在脸上,等人来观赏,来沉浸,在脚步声中声声赞叹。活动接近尾声,转身遥望,那一刻,宇宙最深刻的美,最深刻的悲哀和喜乐,一同来到我心中。

接着,我们来到了绥宁党史陈列馆。踏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习主席的那句:“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刚一进门,便被这句话说的肃然起敬,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深入参观。了解红色故事,看着一墙墙的革命英雄事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穿过历史的风雨犹在耳边回荡,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革命英雄为时代发声,挽狂澜之将袭,扶大厦于将倾,为了心中的信仰,毅然决然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斗争中,怀着满腔热忱,用英勇赤诚铸起青春无悔的丰碑,以身报国,无怨无悔。想到这,心中不免觉得遗憾惋惜,但同时却也分外骄傲,我想我的国家我的民族,也定然为有这些英雄而骄傲。英雄精神炳千秋,今朝承志助兴国。高山仰止,树立正确的英雄观;见贤思齐,学习英雄精神;积善成德,弘扬英雄精神。在实现百年目标的奋进征程上,吾愈发坚信:崇尚英雄是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启步,缅怀英雄是不负历史使命的郑重宣誓,是争做时代新人的铿锵宣言。让我们释放青春的能量,让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展现少年的智慧、少年的风采和少年的力量,让我们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共谱中国未来之瑰丽新篇,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走出陈列馆,我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了这句话。我不由念叨着:先烈们,今天的中国,正如你们所愿,明天的中国,将会更加美好!

快乐瞬间

(图文:邓小鹰)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张成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华卫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新华卫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家策划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10-59447868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人员公布 | 联系我们
本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