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卫视衡水节目制作中心(周磊、万荣)报道 念往昔,岁月峥嵘应有忆。八十二年前,卢沟桥的一声枪响,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当国难当头,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饶阳儿女义无返顾的投身到了抗击日寇侵略保家卫国的斗争中。他们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期间有2879名饶阳人成为了革命烈士,长眠于中华大地。“这是高扣老人,他是为抗战老兵,这是尹永勋……” 随着55岁的马树怀一遍翻看着老照片一边向记者讲述了他历时5个多月,为66名新中国成立前的饶阳籍老兵拍照留念,继而翻开了这段历史的回忆。
马树怀在饶阳县发改局工作,同时也是摄影家协会的一员。近几年,饶阳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有了质的提高,作为一个饶阳人,看在眼里,幸福在心里。越是体会这种幸福的时候,越能让我不时的想起那些曾经舍身卫国,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立下汗马功劳的饶阳人。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终于马树怀于2018年年初下定决心,要为尚健在的饶阳老兵们拍照留念,记录下老兵们的情怀。
2018年3月,马树怀从县民政局拿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饶阳籍老兵名单,在经过了一年的筹备之后,于2019年3月份正式开始了拍摄之旅,从初春到盛夏,历时5个多月,行程近3千公里,走遍了饶阳各个乡镇,足迹遍布51个村庄,马树怀从未停下拍摄的步伐,因为所有的苦累都被浓浓的温情与感动抵消。
拍摄的过程中,艰辛与感动一路相伴。他把自己的车改造成一个流动的摄影工作室,里面箱装满了各种摄影器材,背景布、支架、三脚架、相机、文件夹,闪光灯等……各种专业器材一样也不少。从饶阳县城里出发到各个村里,很多时候是道路不清、位置不明,路上开车还要小心翼翼,经常是好不容易找到了老兵住处,人却不在家,又要满大街去打听。由于是现场拍摄条件有限,需要调整设备,有时半天也就只能拍一个老兵,拍不好还要再去重新拍。马树怀回忆,在为吕汉村高扣老人拍摄时,因为老人当时没有找到抗日纪念章佩戴,老人为此心情郁闷。孝顺的两个儿子帮他翻箱倒柜的找了好几天才找到,为了满足老人愿望,又去重拍了一次,并给老人的儿子儿媳拍了合照;东崔村刘文信、万里村赵存良都是因为画面缺陷再去重拍;东尹村是离县城最远的一个村,拍尹永勋老兵时,第一次去因集市堵塞交通,路又不熟,只好返回城里,第二天又专程去了一次;大送驾庄是健在老兵最多的一个村,一共有六个,连续去了4次才拍完。
拍摄过程虽然苦了一些,但也有很多故事让人感动。徐同岳村苑怀章老兵,结婚后随即参军入伍,当在丹东再见到时,已经是结婚十年后了,那时他刚刚从抗美援朝前线归来,这才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苑占领。拍摄完苑怀章老人,他儿子送我出门,说老人始终念念不忘死在他怀中的老班长,经常念叨着:“死了连个家在哪也不知道,尸骨也回不了家......”,话刚出口,老人的儿子已经泣不成声。马树怀的眼睛也开始模糊。
所有拍摄的饶阳老兵里年龄最大的是一位女兵,大送驾庄村位准,1940年她在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活动,今年已经99岁高龄,身体已不能行走,不过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还很健谈,历经沧桑仍然乐观豁达,对晚年的幸福生活特别知足。
刘各庄王长江老人,1943年参加抗日斗争,在冀中军区3纵队担任司令部警卫员,今年97岁,2016年才享受到退役复员军人待遇。因证明他抗战军人身份的证件压在箱底当时未找到,所以无法落实待遇。因为落实政策晚,长江老人没有抗日纪念章,但交谈中依然能感受到老人乐观豁达的思想情绪和对晚年幸福生活的满足。马树怀说老兵们的爱国情怀令他深深动容,遗憾的是当电话打给村支书确认这些老兵是否健在时,听到的答复是:“某某刚去世几个月了.......;这两个今年全去世了.....”等等,让人痛惜不已。
“我庆幸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后悔没有早点行动。”马树怀说,从拿到名单到摄影工作完成一年多时间里,名单上共109名老兵,去世了38人,仅存71人。在世的老兵中,大多数出现记忆障碍,回忆困难。身体也每况愈下,不能自理。
这些老兵们已经暮年,战争的惨烈虽然造成了他们身体的残缺,但交谈中老兵们表现出的爱国情怀依然坚毅,坚定的性格,执着的信念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对此,那段历史我们不能忘却,这些勇敢者们我们不能忘记。马树怀用光影定格了老兵们最后的时光,一张张照片成为了历史存留,更显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