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芦古宅的联想
(文 潘琦)
我已记不清去过多少次大芦村了。
第一次去大芦村是20世纪80年代,我作为自治区工作队成员在灵山县蹲点,县里的人讲起大芦村劳氏家族的故事,津津有味。说那里有一大片古宅,古宅里有很多古楹联,庭院里有几百年的老树,称之为大芦村“三古”。我怀着一种好奇心,独自跑去参观。那时,大芦村的房子基本保持原样,原汁原味,水田、溪流、农舍、竹子、大树……是一片即将开发的乡野。我沿着小路,穿过一塘池水,一弯水田,走进劳家大院。古宅年久失修,门槛破损,墙壁脱落,楹联残缺,古树依旧耸立。当年我的文物意识不强,只是草草地看了一遍,走了一圈,印象不很深刻。当地一位老人送我一本《大芦村楹联》简印本,我如获至宝。反复读大芦村的古楹联,很感兴趣。后来凡有机会到灵山就跑去大芦村看看,可惜那些年变化不大。
20世纪90年代,作家龚桂华编剧的第一部电视剧《寒秋》在大芦村拍摄,邀请我去参加开机仪式。剧组投资对劳氏古宅进行了一些维修,布置了厅堂、卧室、厨房、磨房、各种家具、农具等等道具。拍完电视剧,很多道具都留下,旅游部门利用这些道具做成旅游景点,劳氏古宅仿佛回到当年的原貌。电视剧播出之后,大芦村因此名噪一时,外地游客慕名纷纷前来参观,一时间门庭若市,大芦村火爆。后因诸多原因,道具破损,大芦村旅游热闹的风景不再。此后我因工作多次变动,便没有机会再重访大芦村。
前不久,我随广西桂学书画社“桂学方舟”再次走进灵山。时隔多年,我又一次去参观大芦村。南方的初冬,惠风和畅,阳光明媚。那天,我们的车子沿着一条宽敞的公路驶进大芦村,在一个偌大的停车场下车。多年不见,大芦村已旧貌焕新颜,村前建了商店、饭店、铺面、农信社、农贸市场,熙熙攘攘。一栋栋新楼房拔地而起,村道平坦宽敞,那村貌和集镇无多大区别。我不知道走的是不是原来那条路,已看不见当年的情景,村前那个池塘还在,塘中修了一座曲型桥,供旅客观光游览。冬季枯水期,水塘见底,失去了水光粼粼,绿波荡漾的景色,周围的景观暗然失色。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信步走进劳家大宅。年轻的导游,滔滔不绝地給我们介绍劳氏祖宅的历史和布局结构。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每个群落部局结构大同小异,由前门楼、主屋、辅屋、斗底屋、廊屋和围墙构成。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年(1546年),到清朝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完成整个群落建设。房屋结构功能齐全,有明显的明末清初岭南豪宅的建筑风格特征。前楼宏伟大气,中楼穷工极态,后楼则与前两楼的风格迴异,庄严肃穆。楼房错落有致,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融入浓厚的宗法制度观念。
时光流逝,历经400多年岁月沧桑的古宅,至今依然保护完好,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遗憾的是,如今只剩下一片空荡荡的楼宇,鲜有人迹。我想,当今文旅业发展风生水起,如能引进资金,借现代艺术家之手,修复古宅,复原劳氏主人当年的生活环境,让游客领略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大芦村群众将受益匪浅。
中国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始于五代时期,明末清初进入一个高峰期。大芦村的古楹联正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多达三百余副。这里的楹联内容丰富、格律工稳、词藻隽永、蕴味无穷,以修身持家,崇学重教,创业报国等为主要内容。位置固定的楹联,大都放在镬耳楼祖屋、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和劳克中公祠。其他居室联、器皿联、喜庆联随处可见。不愧为“广西楹联第一村”。
导游热心地给我们解读每一副对联,其中有写景物联、叙事述史联、抒情寄怀联、格言哲理联、藏头联,琳琅满目,妙趣横生,含义深刻,回味无穷。东园别墅有一幅长联:
上联:东壁列图书任从教子教孙善教家齐终有庆
下联:园庭攻翰墨当勉成仁成义名成身立自流芳
这是藏头联,写得通俗易懂,含意深刻,词义对仗,格律工稳,让人读了很受教育。还有一幅对联也颇耐人寻味:
上联:惜食惜衣不但惜财兼惜福
下联: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胜求人
这对联出自劳氏祖先劳弦之手。劳弦明朝崇祯九年(1636年)拔贡,后被提拔为北京兵部职方司主政,官拜三品,崇祯十六年告老还乡。回大芦村后写下这幅对联,贴在祖厅灯柱外,以此为训诫,教育子孙后代不但要自强不息,而且要和睦相邻,扶危济困。这样的楹联在劳氏古宅不胜枚举。
也许是爱好书法的原故,我仔细欣赏每副楹联的书法,竟然发现都是一种字体,感到不对劲。于是询问导游,这些古楹联是否都是原件?她微笑着告诉我,全是用电脑字体刻制成的,原件均已遗失了。她的话音未落,我心头猛然一震,多么珍贵的文物,就这样遗失,太可惜了!我当即向县里的同志建议,要从博物馆、档案馆和劳氏族谱中查找到一些楹联的原始照片,然后按原来的字体及大小复制出来,有的楹联可请国内知名书法家书写。“大芦村”牌匾上的三个大字就是请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杨辛先生题写的,这总比用电脑字刻制好些。
我们没有走回头路,顺着古宅群落一直朝前走,到了后院,穿过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走出后门,映入眼帘的偌大的园林,古树参天,绿叶遮阳,清风拂来,带着几分凉意。导游告诉我们,这便是大芦村“三古”中的古树。我环顾四周,一切依旧,园子里种有七棵古老的梐树,巨大的树根粗糙、苍老、扎实,树根被砖块砌成护墙保护着。梐树,别称大叶榕,岭南地区很多古村落都有这种古村。梐树枝干粗壮,易种易生,长大像一把巨大的绿色太阳伞。
七棵梐树是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劳宏道按七星座的方位种植的,喻意“七星伴月”,有浓厚的道教色彩。至今每棵都有300多年树龄。我肃立在巨大的古树下,仰脸看去仿佛看到巨人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树冠似浓得分不开的绿云,仍能看到了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灿灿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微风中摇动如耳坠。我对这些古树分外有感情。树是世袭的土著,树离根根离土树即会毁灭。有哲人说,有树便有历史。这古梐树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风雨沧桑,如今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是因为它坚固地扎根在肥沃湿润的土地上,看它那隆起的筋骨和纵裂的纹,像铁铸就的模样。在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树根的伏脉。
离开大芦村时,我们在村前广场等车,同伴们有的在树荫下聊天,有的在拍照,我坐在一块石墩上冥想着。如今像大芦村完好保留的古村落已经不多了,每当我看到真实自然的古村落,都有一种震撼和激动的感觉。今次看完大芦村古宅,除了对其楹联丰富的内涵颇感兴趣之外,不知怎么的震撼、感动、兴奋不起来。摸索着此刻的内心感受,从乡村振兴视角,顿生一些模糊不清的联想。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随着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重视,乡土文化正迎来复兴的契机。从传统的节庆,到古老的建筑,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符号,更是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地方的独特气质。古村落不再是单纯的怀旧的符号,乡愁的寄托,旅游的目的地,而是联结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更是承着乡村人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振兴乡村文化的依托。今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通过对古村落、古宅的修复,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以古村落、古宅为依托,注入康养、农旅、民宿等文旅资源要素,用文化构建出一个新型的景区,丰富农村、农业新业态,实现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智慧选择。
正午的阳光,淡淡地照着,让人感到舒适温柔。说句实话,我对城市的感情,心理上远远没对乡村的亲近。我骤然感觉到多少年后,人们会离开浮躁的城市,向往宁静的乡村。或许驻足于一座古老的桥梁、古宅、古树和庙宇前,感受那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定,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根与魂,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归属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