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永胜县鲁地拉镇治读坪村委会总支书记海富岚
新华卫视(赵永忠 尹绍平)报道:在氤氲的丛林里,住着坚韧的傈僳族。他们虔诚的把自己的所有交付给自然,又小心谨慎的求取着生存,在他们的意识和行动里,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雾霭云霓,世间万物都有神明依附,他们以卑微的姿态敬畏并保护着自然。这支生活在丛林深处的民族需要一个民族的英雄带领他们,直过四个历史的形态,迈向小康社会的富足,然后,依然淳朴善良,依然心存敬畏,只是,他们以一种平等和自然和谐共处。
这个民族的英雄没有让期待变化的这片土地久等,从跟在马匹身后随着父母到坝子卖山货,到坐在黄昏里的柴垛上迷茫着未来的初中姑娘,从油灯苦学的乡村卫生员,到五年骑坏三辆摩托车为村民送电视机、看病的村委会书记、主任,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者,到陈情项目实施的省党代表,海富岚一路带着这支居住在丛林腹地的民族富起来。
曾经不止一次因为看着她骑着摩托车在雨后雾气萦绕的山林里绝尘而去的背影而心情澎湃,悸动着已然平息的理想和悄然寂静的豪情,一些被遗忘的志向和信念轻轻的回归,像拂过江面的晚风,漾开圈圈的涟漪,欣然所得而平静欢喜。再经历多一些,才理解善良对人性的渗透力总是悄无声息的。海富岚把自己和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当脱贫攻坚的战役全面铺开的时候,她已经为这片山岭做好了准备。
鲁地拉镇治读坪村的植被茂盛,早年的治读坪,依托高寒山区优势,发展林下药材种植是一种探索,然而,当时谁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只有少数几个人愿意选择尝试,并为此不懈努力,海富岚就是引路人之一——她拿出所有的积蓄并和亲戚借钱筹备天麻种植,因为管理经验不足,技术支撑不够,第一年的收成并不理想。但她顶着压力,总结教训,加强学习,苦心人天不负,终于,第二年的天麻种植有了起色,于是她带着村民一起学习,共同摸索经验,从七八户到现在的一百九十多户,从户均五百元到现在户均万元的纯收入。二十多年来,治读坪的天麻品质越来越好,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
要致富先修路,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走得出去是价值的转换,进得来是品质的提高。崎岖的羊肠小道掣肘了治读坪的发展,从枝繁叶茂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需要资金和时间。海富岚积极奔走,申请项目、资金,组织村民自己修路,甚至将不满周岁的幼女用包袱挂在树上,然后和村民一起挖路运土,经年累月,贯穿了村落之间的路网。
在狭长的山路上,海富岚在“电视进万家”的行动中,用娴熟的摩托车技将电视一台一台送到各家。也许,听来平淡无奇。如果将环境铺陈在眼前,就不得不敬佩叹服,深涧百米,危崖落石,凡路面宽一米的地方,都没有摩托车不能过的,然而,风吹日晒,她毫无怨言,她把摩托车的轰鸣和悠扬的山歌调子唱进每一棵树,颤动成叶面滴落的露珠,在满山杜鹃红遍的时候,她坚毅的身影就成了村民眼里最美的风景。
她把不胜枚举的感人故事融进平凡的生活,成了生命里最为坚定的信仰;她把荣誉得失吹进山野清风,成了担当作为的豁达性格。脱贫攻坚中,治读坪每户贫困群众的“一户一策”提升巩固的方案中都留有她帮扶过的痕迹。
对村里无业可扶、见人就避走的懒人户,自暴自弃、不拼不搏的贫困户,她没有放弃,她说,“把他家纳入我家户口进行帮扶吧!”这在她看来,或许本就是应该的,她的意识里,一个区域里共同生存的人本就是兄弟姐妹,本就该相互帮助,而真实是,她本就一直在照顾着自己贫困的家庭。这样简单而赤诚的表达,最直接的就震撼了我。
而她,只是像吹散梨花的春风一样,轻轻的说一句,“我所有的能力和机遇,都是组织给我的,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本就是应该的。”她坚信,在落后的山区,之所以能成为乡村医生、能成为村委会主任、书记,都是组织的培养,组织给我她价值实现的机会。在她看来,似乎,换成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做好。我扪心自问,我做不到,至少她功成不必在我的潇洒大度就比拟不了,更遑论强村富民的统筹建设全面规划。她的初心和使命都始终如一,责任和担当从不退却。每了解她多一点,我就忍不住有匍匐的悸动。
她是丛林里的百科全书,群众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等,她都尽心尽力。她不得不送难产的妇女到其他乡镇就医,对落后的条件忍不住泪如雨下;她给瘫痪在床的老人背柴送水,上房修瓦;她对辍学的学生殷切劝导,教育有加。
她为人妻女,火种炊烟,升起家庭的温暖;为医生,治病就难,重燃生命的希望;为村主任书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携手小康;为傈僳儿女,捻线搓麻,传承民族文化。她就是脱贫攻坚战役中,最飒爽英姿的“魅力村书记”,云南省村(社区)“百名好支书”海富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