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城,若知道冷酒馆,说明你的年龄至少有五六十岁了。
冷酒馆,指专门卖酒的店铺,一般都很小,没有店名,店内根本不用生火。除了卖白酒和花生、豆腐干、瓜子、胡豆或腌卤食品等下酒菜外,连茶水都不提供。
中国酒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周朝民间酒馆开始出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宋时的酒馆有“正店”和“脚店”之分:正店,是专供贵族和富有人士聚会宴饮娱乐的场所,通常规模宏大、装饰豪华,多以“楼”命名,《水浒传》里描写有浔阳楼、狮子楼等;脚店是规模较小的酒馆,适合平民消费。《清明上河图》就有正店和脚店,有的脚店就是今天的冷酒馆。
20世纪70年代前,达城大街小巷的酒馆,其实就是冷酒馆。那些既卖酒又卖菜肴的酒馆则叫馆子,即饭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后街有一家冷酒馆,面积二十多平方米。里面放了四张小方桌,本就不大的小酒馆就更加显得狭小了,客人出来进去,有时都需侧着身子。
酒馆临街没有专设门面,打开铺板就经营,店堂明亮通风。冬天,店内中央搁置一个火盆取暖。不少酒客自带手提竹制烘笼,坐下来时或置于腿上,或置于脚部,用长衫遮住温暖全身。
冷酒馆干净整洁,靠墙设酒柜,放着几个酒坛子。酒坛子上盖着木头盖,上面再用红布包裹。旁边的一个碗里放着几个打酒用的竹制酒提,酒柜台上摆放着带壳花生、花生米、瓜子、豆腐干等,用于佐酒。
酒客要酒时,会守着酒提,有的还会埋下头看酒提的水平线。酒坛子里装的都是白酒,壁柜上摆着瓶装酒,也可零售。谁要是买一瓶尖庄大曲,剥颗花生,仰脖便吞,小酒一喝,说话的声音肯定会大些,在这个小酒馆里可就算得上是有钱一族,会使其他酒客投来羡慕的目光。
小酒馆是达城社交场所,天麻麻亮,就有酒客临门,称为“喝早酒”。来人要上一两或二两白酒,与他人谈天说地,其乐融融。龙门阵大家摆,酒钱各给各。有的两三口喝完就走,说去做事,不到一个时辰又来,上午、下午都会看见酒客的身影。有的中午不回家,买一个锅盔,就着酒撕着吃。
那时,物资紧张,喝酒凭票证。酒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获得酒票,还可喝不要酒票的“倔牛儿酒”,其用野生蕨类植物烤制,味道差些,喝后有些打脑壳,但也算是酒,聊胜于无。
酒馆有一个卖酒的尖尖脚老太婆,年龄五六十岁,她以前是这家酒馆的老板,公私合营后,是酒馆的服务员。她的酒馆生意好,源自她的真诚与善良。自她二十岁开店起,不少年轻的酒客就来店喝酒,而今也成为大爷。
每次老太婆打酒时,酒客都不会守着酒提,知道她不会偏心。有的酒客要赊账,她也总会答应。领导规定不准赊欠,她便自掏腰包垫付。有的酒客过几天就还,有的酒客则忘了,当然是少数,不见她追讨。
老太婆姓李,丈夫姓余,旧时习俗妻冠夫姓,人们叫她余老太婆。她出生于渠县清河坝一户殷实人家,小时候被父母强迫缠脚。家中子女众多,请一位老师在家授课。小李跟随读书几年,长大后,能写能算能说。
小李皮肤白皙,一双绣花鞋特别引人注目。十六岁时,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大五岁的同乡余姓人家。
余家与李家属于门当户对。结婚几年,不见生有一男半女,男家父母有些不高兴,以脸色示人。
那些年,达城商铺兴旺发达,吸引着四周乡民到达城谋生,尤以铁山那边的渠县涌兴、贵福、清河坝人居多,形成“山那边人”现象。小李为躲避家人脸色,便督促夫君共同到达城做生意。
出行前,家中请人算卦,算命先生说“一个是刮刮,一个是耙耙”,意思是二人都是善做生意的人。
若是走路翻铁山,精壮男子天麻麻亮从清河坝出发,天黑就可到达城。小李是小脚女人,走路不方便。1920年夏,他们乘木船从清河坝出发,经巴河下行到三汇,再转乘木船经州河上行至达城。
他们在南门口下船,叫来一副滑竿、一个挑夫。小李坐滑竿,那是用两根长竹竿绑扎一个躺椅而成,前垂脚踏板,两个下力人肩扛。另一个挑夫将细软打捆挑起,余将长袍挽起紧扎腰间,他们由正南街(翠屏路)上行至凤凰头左转上后街。那时,正南街是土路,建有四个牌坊。民国十六年(1927年),正街上的四个牌坊被拆除,铲平道路,铺上石板。
亲戚在上后街张家院子下侧帮他们租了个门面,经营冷酒馆,另在张家院子租间房屋作生活起居。他们当垆卖酒,酒客叫余“小老板”,叫小李“余绣脚”。生了三个女儿后,她便很少去酒馆了,请了一个伙计打杂。
1948年,余老板病故,她接手经营酒馆。那时,三个女儿已出嫁。她接手后将伙计辞退,里里外外由自己打理。
当时,她年近五十,头梳发髻,佩戴额带,身着长衫,碎步金莲,脸上有些皱纹。
顾客入店,她微笑招呼,极具亲和力,酒客爱找她摆龙门阵,多是打趣。
有一位穿长衫的酒客,五十多岁,端起酒杯摇头晃脑,将“人才十分丑陋,并无一双好绣脚”,念为“人才十分,丑陋并无,一双好绣脚”。余太婆跟随着大笑,说:“该打,该打!”
一位头戴瓜皮帽、蓄山羊胡的六十多岁酒客,每次来,都打二两白酒,不要下酒菜,坐在门前的第一张小方桌主宾位,打望大街上过往的行人,慢慢啜饮。有时用川剧唱腔:“我坐在酒店看风景,来来往往是行人。”有酒客入店,他就手捋山羊胡,微笑示意。酒客若要豆腐干,他则要份花生米,共坐一桌,相互对饮,并用川剧唱腔:“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道悠悠长。”
有一天,两位头戴礼帽的中年人走进店,大呼:“有好酒上来,好卤菜上来。”余太婆微笑说道“对不起,客官,本店没有这些菜哟”,中年人说“从其他店叫来就是”。余太婆知道这两人是惹不起的主,赶紧小跑到别的店买来。最后,他们还要了两碗包面。结账时,两人喊“今天的账赊起,下次一起付”。余太婆正惊愕间,其中一人将腰中的手枪掏出来放在柜台上说:“如不赊起,我们把枪放在这里作抵押。”余太婆这才回过神来说:“不敢抵押,赊起,赊起!”
1949年春,国民党警察局办了一个“戡乱建国训练班”,令酒馆、饭馆、旅馆、茶馆等老板参加。不参加者被抓去拘留室,训练及格方可结业。要想及格结业,必须交纳礼金。余太婆无奈上交十坛好酒,方准予结业。冷酒馆自此元气大伤,无法经营,只好关门歇业。
1949年12月,达城解放,余太婆打开酒馆铺板,点燃鞭炮,重新开门营业。
1953年,二女儿家中出事,将儿子托付给余太婆抚养,自己远走他乡,婆孙自此相依为命。
四五岁的外孙常在酒馆玩耍,酒客说:“这小孩好乖巧,长大了定会出将入相,孝顺余太婆。”她开心地笑道:“我竹子都没有靠着,还能靠笋子?”
有一位中年酒客,理着寸头,正吃着一个锅盔,将她外孙叫到身旁,问:“想不想吃锅盔?”见她外孙点头,便用手指蘸着酒水在桌上写了一个李字,问是否认得。外孙摇头,酒客说:“这是一个李字,你外婆的姓。”外孙回答“我外婆姓余”,大家哄笑起来。酒客撕了一小块锅盔对外孙说“你外婆姓李,你外爷姓余”,让外孙很尴尬。
外孙有时不听话,外婆生气挥舞着鸡毛掸子追打,从酒馆追到大街,追赶不上,外孙扮鬼脸,学着外婆的脚步,唱起童谣:“老太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叮咚叮咚跳下河。”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两个酒客,年龄相仿,四十岁左右,个头都不高,都理平头,身穿对襟上衣,经常下午五点钟下班后到小酒馆喝酒。每人各打一两酒,慢慢喝,喝完又打,在柜台拿一粒南瓜籽或一颗花生米佐酒,余太婆不收钱。两人将一颗花生米分开各拿半片,两指捏住半片花生米,微微露出一个冒冒儿,用牙齿轻轻刮一下,便放在油渍的桌面上,然后端起酒杯抿一口。一人喝酒时沉稳内敛,说起话来妙语连珠;另一人喝酒时脸红筋涨,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两人背了些典故,常在酒馆卖弄,说相声似的说出全国二十多个省的简称,背顺口溜似的按顺序说出从夏商周到新中国的各朝代名称。酒客都望着他俩,听他们说“相声”。有的酒客掏钱打两个一两酒,端到他们面前,以表示奖励,他俩不作任何回谢。最后,他俩各付各的钱,喝得二麻麻的,相互搀扶着走出店外。
小酒馆常来一位戴深度近视眼镜的挑夫,中等个,圆圆的脸,平头,满脸胡碴,与白净的脸很不相配。一件中山装缝着不少的补疤,兜插一支钢笔特别醒目。因长期挑担的压迫,背有些佝偻。30多岁的年纪,看起来似50。
他是一位中学的英语老师,被打为右派分子。最惹眼的是他的跛脚,一年365天,天天用烂布缠着,透着脓疮的污迹。他孤家寡人,二马路挑煤炭为生,一撇一拐挑走于大街小巷。最难熬冬天,阴雨绵绵,他仍穿着草鞋,雨水夹杂脓疮血污流淌。
他来小酒馆,多是站立在门口,打一两白酒,仰脖一口就吞完,接着将一个空酒瓶交给老太婆,酒买好就走。酒客见他来时,都会望着他,多是同情眼色的流露。如果挑夫眼镜有几天没有到来,就有人说:“有好几天没有见眼镜了”。
改革开放后,眼镜挑夫落实政策回到了学校,有时上后街还可看见他匆忙行走的身影。脚穿锃亮的皮鞋,走路不见撇拐,上身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兜插一支钢笔,夹着一个公文包,满面春风,没有胡碴,年轻了许多。
1968年,余太婆生病在床,自知不久于人世,对身边的亲人说,“我是铁山那边的人,自从离开老家清河坝以来,没有回过家乡。我去世后,请将我送回老家。”说完,与世长辞。
本文达州晚报发表,网络发表另补充了“眼镜挑夫资料”
本帖最后由 秦巴闲士 于 2025-1-15 17:24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