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诈骗案件不断增多。尽管人们防范意识在不断提高,但是骗子骗人的花样也变得越来越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行骗的手法也是花样翻新。其中,电信诈骗以涉案面积广、受害人数多,案件侦破难度大等特点高居经济诈骗之首。主要是利用人们的贪利心理,实施中奖诈骗、虚假购物诈骗、网络购票诈骗;利用人们的情意救助心理实施家人遭遇意外诈骗、朋友急事诈骗、冒用微信诈骗;利用人们的惧损避害心理诱骗客户实施ATM机贴假提示诈骗、信用卡消费诈骗,冒充电信、公安、银行工作人员诈骗;利用人们特殊需求心理实施虚假招工、婚介交友诈骗,冒充领导诈骗等。
尽管骗术层出不穷,特别是电信类诈骗手段不断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做到遇事不慌乱,行事多谨慎,不贪图小利,不轻信各种莫名其妙的信息,就能够有效避免自身财产遭受不法侵害。要着重增强法纪观念,提高防骗意识。法律知识贫乏、法纪观念淡薄,是许多人被骗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牢固树立法纪观念,提高预防诈骗意识,才能真正将诈骗拒之于九霄云外。一是“不轻信”。平时多接触一些社会信息,多掌握一点防诈骗常识。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用什么花言巧语,都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收集短信,不给诈骗犯罪嫌疑人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二是“不透露”。要筑牢心理防线,不要贪小利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三是“不转账”。目前没有任何单位设置安全账号,所谓的安全账号百分之百都是骗子设置的,自己保密的账号才是安全的账号。平时要学习了解一些银行卡知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轻易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有效防范电信诈骗,需记:网络购物陷阱多,安全支付很重要;飞来大奖莫惊喜,反复套钱洞无底;盗取微信来搭讪,冒充好友巧借钱;网上交友要警惕,让您汇款有猫腻;招聘网站花样多,贪心念头要不得;克隆网站有差异,骗您存款是目的;网上订票要小心,车票到手再给钱;不明来电别轻信,家庭情况要保密;牢记以上很容易,安全防范别大意。(湖南省隆回县财政局 陈志光)